君不闻渤海之东几万里,大壑之下深无底。五山上下随波摇,巨鳌戴之始列峙。
龙伯大人太无聊,举足一钓连六鳌。六鳌移住关山下,擎出仙山万仞高。
仙山万仞表灵胜,峰峦奇绝非人境。丹炉一秘几千秋,时出白云相掩映。
中有仙人学驻颜,曾为云云施人寰。鳌柱大明擎日月,功成拂衣归故山。
只今秋风渐长秋山蕨,丹枫白云几起忽。西母时传周穆谣,居人但解自怡悦。
白云岁岁自鳌峰,圣朝何用侈登封。老相未教云卧稳,更看风雨促从龙。
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
昭君本楚人,艳色照江水。
楚人不敢娶,谓是汉妃?一作家?子。
谁知去乡国,万里为胡鬼。
人言生女作门楣,昭君当时忧色衰。
古来人事尽如此,反覆纵横安可知。
车螯肉之弱,恃壳保厥身。自非身有求,不敢微启唇。
尚恐擉者得,泥沙常埋堙。往往汤火间,身尽壳空存。
维海错万物,口牙且咀吞。尔无如彼何,可畏宁独人。
无为久自苦,含匿不暴陈。豁然从所如,游荡四海漘。
清波濯其污,白日晒其昏。死生或有在,岂遽得烹燔。
绿沁琉璃带,红摇玳瑁钗。下阶无语立苍苔。昨夜银塘雨洗、露桃开。
回脸遮星靥,偎人泥粉腮。真珠帘捲有谁来。两两旧巢宫燕、掠泥回。
已得青山胜,还听绿绮琴。美人真绝调,游客愧知音。
众壑风泉响,县崖雾雨沉。醉来频徙倚,疑听九龙吟。
怜君高兴在林泉,来伴枯床独夜禅。客馆偶逢残暑雨,归装应及早秋天。
山光闪闪三台外,海色苍苍九斗边。往事旧游成一梦,临岐携手意茫然。
幽独尘事屏,晼晚秋兰滋。芳馨不自媚,掩抑空相思。
晤对日方永,披丛露未晞。翛然发孤咏,九畹陈悲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