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检金坭五色霞,词臣六月赋皇华。阁中乍别仙人杖,天上先占使者槎。
紫气定知逢令尹,玄经曾否授侯芭。嵩高瑶草行边拾,能念公门桃李花。
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
兰室馀香蕴。射雀屏深清昼永。红旌微动,帘展浪花移暝。
重碧先拈翡翠杯,戏綵低窣鸳鸯锦。人在蕊宫,春生蓬境。
尽说而翁少颖。记得遗环故时井。而今犹自风流,朱颜绿鬓。
百年应惜铜仙在,九里争传清河润。山兮寿兮,以仁能静。
物外访禅隐,萋萋霜草深。香云沉佛阁,落叶点松阴。
木纳老僧性,幽栖寒鸟心。重门扃阗寂,何处作孤寻。
远从中岁忆儿童,三十年前此送终。四世死生同骨肉,两原川陆限西东。
浮生过眼烟云外,旧事伤心含敛中。欲问九泉何处好,鹤书迢递若能通。
赏静偏怜竹,宜人况有林。七贤同远趣,千载有遗音。
避俗来深处,披衣卧绿阴。玉人三四辈,风箨短长吟。
翠入刘伶酒,声随叔夜琴。溪干唐六逸,先后许论心。
白首还乡厌蕨薇,伥伥自叹欲畴依。门庭不扫稀迎客,砧杵无声未赎衣。
达士共知生是赘,古人尝谓死为归。耕畴幸可期中熟,又报残蝗接翅飞。
露压蔷薇金井栏。辘轳声断碧丝乾。辽阳无信带围宽。花落池塘春梦静,月生帘幕夜香寒。闲愁无力凭阑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