弭棹寻幽上翠微,人间宝地此应稀。偈从顿教参无树,灯自相传授有衣。
月满经堂僧入定,天清卓锡鹤俱飞。悠悠萍梗宁须问,暂借空门悟息机。
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
常州曾作两年住,一别重来十年许。
岸头杨柳记得无,总是行春系船处。
自笑恍如丁令威,老怀成喜亦成悲。
人民城郭依然是,只有向来须鬓非。
小笠轻蓑卧短蓬,晓歌楚曲和渔翁。
片帆自识归来路,借得清江一钓风。
第一清流梁伯鸾,入吴高卧九龙滩。天低烟雨迷游舫,月淡蒹葭濯钓竿。
四皓颂留磻石字,五噫歌挟碧云弹。只缘不肯因人热,溪水于今兀自寒。
南望青山满禁闱,晓陪鸳鹭正差池。
共爱朝来何处雪,蓬莱宫里拂松枝。
北山少日月,草木苦风霜。贫士在重坎,食梅有酸肠。
万俗皆走圆,一身犹学方。常恐众毁至,春叶成秋黄。
大贤秉高鉴,公烛无私光。暗室晓未及,幽行涕空行。
弭棹依寒渚,临亭俯碧川。嘶云征海雁,椎鼓过风船。
水阔天低树,山空日暝烟。拟题江似练,终愧谢公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