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帝何年鞭石来,当流中望出楼台。东南海色浮云尽,吴越山光暮雨开。
鳌柱似随波上下,骊宫时共月徘徊。登临客子休怀古,水落蛟龙夜壑哀。
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
蓬荜萧然一亩宫,生涯四壁有清风。乡闾高行终无玷,场屋遗才误至公。
书卷五车心尽记,年华八十耳犹聪。满杯雪液聊分酌,别后音尘岂易通。
旧事弘文馆,新恩翰墨林。琼轩开丽泽,天路合朋簪。
岁月诸儒论,风云列圣心。何人种桃李,于此欲成阴。
浴鹄湾头荡桨过,雨声昨夜涨湖波。
落梅天气寒偏峭,未许春衣试薄罗。
灵踪遗几载,卓锡在高岑。
妙法归何地,清泉流至今。
苔花生细细,云叶映沈沈。
桂魄皎清夜,分明六祖心。
文子南归日,耸身骑白龙。凌风一长啸,飞过九华峰。
齐鲁关河涌,淮阳云树重。他时如记忆,吟咏寄囊封。
王载王门久曳裾,草茅笔札愧相如。击铜东阁朝分韵,剪烛西堂夜校书。
俭腹每虚前席问,菲材多负筑台居。濒行尚订春初约,多恐疏慵赋遂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