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郭陂塘迥,西山石乳通。会怜河朔饮,人儗竹林同。
柳雨飘新翠,荷风落晚红。坐忘尘组绂,犹系市朝中。
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
云僧凿山井,寒碧在中庭。况是分岩眼,同来下石瓶。旁痕终变藓,圆影即澄星。异夜天龙蛰,应闻说叶经。
在昔贤君子,存心每欲仁。求端从有术,及物岂无因。
恻隐来何自,虚明觉处真。扩充从此念,福泽遍斯民。
入井仓皇际,牵牛觳觫辰。向来看楚越,今日备吾身。
三年不到此,一到失清公。
影相丹崖月,袈裟碧树风。
人皆梦幻耳,世在去来中。
短咏酬长别,芭蕉古院东。
累累千万颗,颗颗说阿弥。何烦更采撷,百八手中持。
应念路傍憔悴翼,昔年乔木幸同迁。《纪事》云:通方
登第,与王播同年。播年五十六,通方甚少。因期集,
抚播背曰:王老奉赠一第,言其日暮途远。及第同赠官
也,播恨之。后通方丁家艰,辛苦万状。播为正郎,判
盐铁。通方穷悴,求之,即不甚给。时李虚中为副使,
方以诗求为汲引云云。播不得已,荐为江西院官
中秋天气随宜好,来访南园会隐家。
贪饮不知归去晚,水精宫里宿烟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