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天南暑雨收,嵩呼万里觐宸旒。玉盘可更承仙露,绛帻将无报晓筹。
北极衣裳垂五位,曲江金鉴上千秋。悬知九列还虚左,朝罢新恩出凤楼。
明广东香山人,字伯襄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教习庶吉士。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。性孝友廉介。诗祖《三百篇》,书法祖魏晋,草篆隶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楼集》。
忿欲俱生一念中,圣贤本亦与人同。
此心少忍便无事,吾道力行方有功。
碎首宁闻怨飘瓦,关弓固不慕冥鸿。
老翁已落江湖久,分付余年一短篷。
暮秋木落剥霜红,俄觉平林一夜空。
茂遂本凭枝干力,却辞枝干逐西风。
两寺临湖共一山,名传四五百年间。
台前康乐翻千叶,井上仙翁炼九还。
挂壁空存游客咏,掩关都属野僧间。
欣同僚友寻幽趣,岩石云萝永日攀。
三五楼上女,徙倚当双扉。红妆妙一世,谁不揽容辉。
弦歌入青云,新声亮所稀。千载为一弹,含意有馀哀。
知音难再得,且复立徘徊。终日不成曲,零涕沾裳衣。
三叹令人老,游子何时归。
一片鲎鱼壳,其中生翠波。买须能紫贝,用合对红螺。
尽泻判狂药,禁敲任浩歌。明朝与君后,争那玉山何。
散策忘远近,看云孤野夕。履石冰涧喧,缘冈松林黑。
纷纷车轮后,宛宛崎岖迹。矫身一延伫,金彩罅西魄。
遐思动盈抱,百年会有息。人生信少娱,道心常自得。
山中樵者归,舍南炊烟直。焉知同岁暮,亦有还乡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