鸳鸯机满东西舍,雪茧缫来日相射。世俗竞染红蓝花,妾心钟爱金丝柘。
君王锦绣焚殿前,天孙凤梭蛛网悬。织成云雾制龙衮,万一熏香分御筵。
(1319—1388)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,字原吉。元至正中,作《河清颂》,台臣荐之,称疾辞。避乱于淞之青龙江,再迁上海乌泥泾,筑草堂以居,自号最闲园丁。辞张士诚征辟,而为之划策,使降元以拒朱氏。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,有司敦迫上道,坚卧不起。自称席帽山人。诗多怀古伤今,于张氏之亡,颇多感慨。有《梧溪诗集》七卷,记载元、明之际人才国事,多史家所未备。
风摇岩桂露闻香,白鹿惊时出绕墙。不向骊山锁宫殿,可知仙去是明皇。
梅靥稀疏无剩白,柳眉繁弱未全青。墙头红杏春多少,醉看愁吟意总醒。
北斗挂楼北,晓柄正指东。
乃知今夕昏,移以招西风。
南州霜未降,九月已过中。
候虫既无声,天犹迟过鸿。
一岁事垂了,吾生将无同。
春草百种死,夏木千林空。
依依墙壁间,独剩残菊丛。
日出万马动,谁其知此翁。
阳山老藤截玉肪,乌田翠竹避寒光。
罗侯包赠室生白,明于机上之流黄。
愧无征南虿尾手,为写黄门急就章。
罗侯相见无杂语,苦问沩山有无句。
春草肥牛脱鼻绳,菰蒲野鸭还飞去。
故将藤面乞伽陀,愿草惊蛇起风雨。
长诗脱纸落秋河,要知溪工下手处。
却将冰幅展似君,震旦花开第一祖。
几人同去谢宣城,未及酬恩隔死生。
唯有夜猿知客恨,峄阳溪路第三声。
建武薄三公,尚书领西掖。虽复当枢要,厥佩犹铜墨。
久次文无害,始为二千石。尾大终压身,备物仍典册。
千载同兹恨,学士充内职。上可蔽主权,下不膺吏责。
却顾九列人,黯黮无颜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