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虏或有人,我师岂无名。上计贵伐谋,掩袭非示征。
草塞狼反顾,一水西流声。寇恂斩皇甫,余子乌足程。
(1319—1388)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,字原吉。元至正中,作《河清颂》,台臣荐之,称疾辞。避乱于淞之青龙江,再迁上海乌泥泾,筑草堂以居,自号最闲园丁。辞张士诚征辟,而为之划策,使降元以拒朱氏。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,有司敦迫上道,坚卧不起。自称席帽山人。诗多怀古伤今,于张氏之亡,颇多感慨。有《梧溪诗集》七卷,记载元、明之际人才国事,多史家所未备。
夜来深雨闻花叹。风不定、低垂帘蒜。烟湿草光迷,树远莺声换。
生离死别谁经惯。待举笔、心情又嫩。诗瘦有谁怜,酒病无人管。
晚节辞荣衣锦归,记曾陪宴赐宫绯。朝衫也逐秋光老,酒涴烟痕带夕晖。
影响未尝隔,晦明殊复亲。弘慈邈已远,睿后扇高尘。
区中禔景福,宇外沐深仁。万祀留国祚,意兆庆唐民。
春惟有色雨为声,静落青烟一水迎。花欲妆时先自沐,人从睡起较微清。
一瓢深浅斟于耳,百日沉浮助以情。可奈销魂仍旦旦,杏村酒熟又清明。
白石沧波野自宜,岁寒心事晚犹迟。萧萧野影疏疏叶,吹尽秋风君不知。
我友今安在,江村积潦深。苦吟过百战,高枕获初心。
夙约花筹冷,闲愁戌管阴。定知游辙倦,鸡黍或相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