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仞台临七里滩,羊裘鹤发老鱼竿。客星帝座分天象,颍水箕山并晓寒。
遂起后尘甘党锢,尚存馀烈愧南冠。桂丛苯莼蘋花薄,怅望高风一羽翰。
(1319—1388)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,字原吉。元至正中,作《河清颂》,台臣荐之,称疾辞。避乱于淞之青龙江,再迁上海乌泥泾,筑草堂以居,自号最闲园丁。辞张士诚征辟,而为之划策,使降元以拒朱氏。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,有司敦迫上道,坚卧不起。自称席帽山人。诗多怀古伤今,于张氏之亡,颇多感慨。有《梧溪诗集》七卷,记载元、明之际人才国事,多史家所未备。
记年时、人人何处,长亭曾共尊酒。酒兰归去行人远,折不尽长亭柳。渐白首。待把酒送君,恰又清明后。青条似旧。问江北江南,离愁如我,还更有人否。留不住,强把蔬盘氵龠韭。行舟又报潮候。风急岸花飞尽也,一曲啼红满袖。春波皱。青草外,人间此恨年年有。留连握手。叹人世相逢,百年欢笑,能得几回又。
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,辍棹上登生生亭。夫子何之兮,面逐云没兮南行。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,落日千里凝寒精。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,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。悲夫,南国风涛,鱼龙畜伏。予小子戆朴,必不能济夫子欲。嗟自惭承夫子而不失予兮,传古道甚分明。予且广孤目遐赍于天壤兮,庶得外尽万物变化之幽情。然后惭愧而来归兮,大息吾躬于夫子之亭。
小庭日晚花零落,倚户无聊妆脸薄。宝筝金鸭任生尘,绣画工夫全放却¤有时觑著同心结,万恨千愁无处说。当初不合尽饶伊,赢得如今长恨别。江南日暖芭蕉展,美人折得亲裁剪。书成小简寄情人,临行更把轻轻撚¤其中撚破相思字,却恐郎疑踪不似。若还猜妾倩人书,误了平生多少事。
绿叶扶疏雨未花,芙蓉窗院晚山斜。清秋东郭门前路,可醉可吟能几家。
宝月辉周制,银钩灿禹谟。九重新泽出,万寿小臣呼。
天上清风好,人间暑气无。愿言均此施,荡涤到樵苏。
长洪几折奔流急,乱石两崖还叠重。被发行游浑不见,往来舟楫自匆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