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泉石共襟期,身后园林失旧姿。最是令人久相念,诗中图画画中诗。
(1331—1395)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,字止仲,号淡如居士,又号半轩,亦号楮园。淹贯经史百家,议论踔厉。元末授徒齐门,与高启、徐贲、张羽等号为十友,又称十才子。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。明洪武初,有司延为学官。旋谢去,隐于石湖。赴京探二子,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。蓝玉党案发,行父子坐死。能书画,善泼墨山水,有《二王法书辨》,另有《楮园集》、《半轩集》等。
饭炊适熟如延客,犬喜来迎似到家。
雨滴茅檐草烟湿,不妨笑语暂諠哗。
山濛濛兮多云,混远近兮不分。入修林兮无人,鸟不见兮声闻。
欲驱蹇兮何之,怅揽辔兮延缘。延缘兮踟蹰,念怀人兮远墟。
梦蝶枕髑髅,观鱼有至乐。涂龟曳其尾,犠牲任燔烙。
彭殇既可齐,鹏鴳应同适。把酒上濠梁,不见庄生迹。
人生百年间,与运为顺逆。存神蛰龙蛇,良玉瑑圭璧。
往来莫或知,出处无损益。曰予事驱驰,岩栖渺何择。
揆彼逍遥游,谁为腐鼠嚇。
秋檐收雨,小帘笼月,白露团团新濯。一年一度一填河,怕乌鹊、今宵忘却。
阶前罗袜,风前罗带,凉思樽前先觉。天孙已作嫁衣裳,还独自、穿针楼角。
雨集枯也时渐满,藤笼老木一翻新。
如今且悦目前景,妆点亭台随分春。
月照霜华石磴危,钩辀苦怨客归迟。故乡亦是惊魂地,只恐山禽尚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