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花窈窕照春深,尽日凭阑费苦吟。背面紫云分宝髻,合欢金缕结同心。
歌残溱洧休相赠,瑞出扬州可重寻。共向东风承雨露,不辞玉砌与山林。
(1273—1355)宁国宣城人,字叔志,号堪老真逸。仁宗延祐五年进士。授岳州路同知,历南安、信州、平江三路总管府推官,治狱明敏。调兖州知州,除国子司业,与修辽金宋三史,书成,迁集贤直学士,寻以礼部尚书致仕。与张师愚合编有《宛陵群英集》。卒谥文节。
百瓮山家酒,恒供野客过。兴来还倒屐,醉后即长歌。
林鹤窥人下,山云入户多。别离成累月,五柳复如何。
怨娥坠柳,离佩摇荭,霜讯南圃。漫忆桥扉,倚竹袖寒日暮。
还问月中游,梦飞过、金风翠羽。把残云、剩水万顷,暗熏冷麝凄苦。
渐浩渺、凌山高处。秋澹无光,残照谁主。露粟侵肌,夜约羽林轻误。
剪碎惜秋心,更肠断、珠尘藓路。怕重阳,又催近、满城细雨。
昔同白日升穹碧,还同水国司民籍。
三年不见频寄书,两月相过忘行役。
桃花江上雪霏霏。黄鹤楼中风力微。
幽胜逼人魂欲飞,此时不醉无与归。
人间美事应有主,别马蹄沾边塞土。
南楼一望心凄迷,昨夜疏簷滴寒雨。
休夸笔力敺真风,勿忆云山千万里。
但偶四风一行雁,杀青相问莫辞慵。
妖姬未著石榴裙,自道家连锦水濆。檀口解知千载事,清词堪叹九秋文。
翠眉颦处楚边月,画卷开时塞外云。说尽绮罗当日恨,昭君传意向文君。
杨子江涛百丈深,黄芦一叶是梁津。嵩山壁观浑闲事,恐有山前立雪人。
望去千丝碧,飞来万玉明。高低非一态,蜂蝶不相惊。
乍拟纷纷雪,宁为泛泛萍。隋堤三月莫,沾惹舞衣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