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广东番禺人,字孟郁,号月峰。幼时家贫,喜读书。向人借《二十一史》,浏览一月,即默识大略。万历二十二年中举。授国子监丞。转永平府通判。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。崇祯末闻帝死讯,愤恨死。
君不见东京茅季伟,布褐躬耕具甘旨。烹鸡馈母供晨羞,却办草蔬为客礼。
北州高士郭林宗,一见惊嗟不能已。又不见唐朝董邵南,穷居行义无与比。
朝耕夜读养双亲,孝格天翁降祥祉。一时好事昌黎公,为作启诗歌盛美。
两君制行固已奇,姓名自足垂千祀。更有高贤为发挥,至今赫然在人耳。
几年见说西山汪,信义当时表闾里。只今家虽四壁空,却有贤孙祖风似。
力田养亲孝行高,千载董茅同一轨。孑然只影无妻儿,手自耔耘供滫瀡。
乃翁丧明三十年,膝下承颜不离跬。三时但务亲耕锄,一日何曾入城市。
朝朝敬问衣燠寒,旦旦谨察食丰菲。一畦早韭登春盘,五母黄鸡荐秋黍。
尽心自足为亲欢,岂必三牲八珍侈。谨身百不贻亲忧,父子熙熙和气里。
翁目虽瞽翁心怡,八十庞眉反儿齿。迩来瓶粟颇不悭,积善固宜天相只。
乡闾咏叹同一声,养志如君能有几。人有诗书君未学,我谓如君真学矣。
孝弟是乃百行先,为仁每必从此始。世人有亲不能养,浪著儒冠诚可耻。
何如汪君贫窭中,卓然合此秉彝理。拱辰山人孝义家,冰鉴可与郭韩拟。
闻君之风喜欲颠,挥洒龙蛇忽盈纸。诸君自感声气同,杂以清商间流徵。
既经名胜文发扬,一日传誇满桑梓。我虽病倦愧不文,亦作长谣绍貂尾。
安得是邦贤使君,特为蜚笺启丹扆。峨峨双表旌高门,题作西山汪孝子。
名配此山长不穷,来者人人为兴起。
蜀道登天难,尤难泝流入。
自峡上夔渝,江险滩节密。
前年冲寒来,水落且石出。
寄命竹一缕,寸挽退或尺。
旬宣愧罔功,征戍幸逭责。
仁哉圣主恩,有诏许归佚。
匆匆乘月下,初值朱明律。
常年桃涨后,此际梅潦溢。
危漩若釜沸,惊湍如矢激。
今年独何异,水势平於席。
仅添半篙绿,稳泛万顷碧。
纵横顺濆淖,隐见辨沙碛。
毋庸事盘滩,了不懼触石。
一日涪州岸,三宿云安邑。
滟澦露山骨,底柱屹中立。
巫峰披宿雾,奇哉翠欲滴。
建瓴高屋易,百里一瞬息。
安然中流坐,恍若前山失。
舟轻蜚鸟过,岸鴂脱兔疾。
伊滩以新名,此水虑微涩。
黎明报船步,数尺长一夕。
波臣信有助,棹师喜何剧。
前竿与后枕,橹六视听一。
招呼左右向,心手应相得。
所取无釐差,其矢如绳直。
载瞻洺川祠,不远西陵驿。
倏焉飞廉怒,卷起浪涛白。
篙篷掀欲舞,绠缆系惟亟。
凡我同舟人,相雇几动色。
兴言大川涉,畴为讯诸易。
古谚固有云,飘风终日。
须臾棹歌发,安危在漏刻。
衰迟嗟我生,险阻几身历。
萍梗遍江海,星霜老疆场。
此行亦良苦,岂敢计终吉。
始入凡四旬,今出仅更浃。
行止非人为,扶持有神力。
瓣香荐牲酒,对越寸衷赤。
自兹丘樊归,谨无以形役。
晚来贺平善,诗以纪其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