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峨嵩岳,有岩其峻。奕弈茂宗,载挺英俊。仍代垂芳,金声玉润。
固天纵之,应期翼晋。
翼晋伊何,惟国之桢。明理内照,流风外馨。出敷五教,入赞典刑。
黎人既乂,庶狱既清。
邦人宗德,朝野归真。乃铨国议,乃综彝伦。优劣冈差,褒贬齐均。
九流顺序,百郡望尘。
出不辞难,处不闷滞。望色斯听,温言则厉。志在恤人,损已济代。
复宰旧都,三命而逝。
赫矣旧都,实惟西京。人不安业,盗贼公行。帝用西顾,朝简英清。
佥曰我君,勋绩维明。
西京伊何,实崄实遐。右带湃陇,东接二华。我政既平,我化惟嘉。
肃之斯威,绥之斯和。
卓公化密,国侨相郑。名垂载籍,勋加百姓。今在潘后,实有惠政。
岂羡在昔,于兹亦盛。
仆夫授策,发轫皇都。亲戚鳞集,祖饯肥涂。嘉肴纷错,清酒百壶。
饮者未酲,宴不及娱。
曜灵速迈,王制难违。投觞即路,忧公忘私。衮职有阙,思君之归。
将升皇极,入侍紫微。
否泰靡常,变通有时。煌煌帝载,俟君而熙。愿崇大业,克俊良期。
屏营怀慕,舒愤献诗。
(约250—约311)西晋荥阳中牟人,字正叔。潘岳从子。少有清才,以文章见知。初应州辟。武帝太康中举秀才,迁太常博士。惠帝元康中出为宛令,有惠政。赵王司马伦篡位,齐王司马囧起兵,尼奔归,囧引为参军,与谋时务,兼掌书记。事平,封安昌公,累迁太常卿。洛阳将没,携家欲还乡,道病卒,年六十余。与潘岳以文学齐名,时称“两潘”。今有《潘太常集》辑本。
小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。
入摄山栖霞寺。
登岸极峭。
颇畅怀抱。
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。
又再游此寺。
布法司施菩萨戒。
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。
奉送金像还山。
限以时务。
不得恣情淹留。
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。
更获拜礼。
仍停山中宿。
永夜留连。
栖神悚听。
但交臂不停。
薪指俄谢。
率制此篇。
以记即目。
俾后来赏来。
知余山志。
凈心抱冰雪。
暮齿逼桑榆。
太息波川迅。
悲哉人世拘。
岁华皆采获。
冬晚共严枯。
濯流济八水。
开襟入四衢。
兹山灵妙合。
当与天地俱。
石濑乍深浅。
崖烟递有无。
缺碑横古隧。
盘木卧荒涂。
行行备履历。
步步辚威纡。
高僧迹共远。
胜地心相符。
樵隐各有得。
丹青独不渝。
遗风伫芳桂。
比德喻生刍。
寄言长往客。
凄然伤鄙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