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听军声变楚歌,欃枪夜落凤凰坡。两川血雨送刘辟,五岭腥风走赵佗。
劫后琴书真有幸,花时莺燕已无多。青青不断伤离别,伫望春江可若何。
徐炯(1862—1936),字子休,号蜕翁,四川华阳(今成都市)人。光绪癸巳举人,两上春官不售,返川办学,毕生从事教育事业。曾应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,率陕西省首批留学生赴日。由日返川,主办四川通省师范和附属小学,被选为四川教育会会长。深蓄兴邦拨乱之志,崇尚儒教,提倡国学,主张学以致用。
乾坤虽无穷,皆非我岁月。寓形疾流电,欻然云中灭。
园绮没商山,至今空芝蕨。谁能留朱颜,不随秋兰歇。
素笔生悲歌,歌罢绿酒歇。
襜帷寒散九河冰,南去云山郭里登。江郡风流新守出,帝城佳气旧都凝。
桃花潭水流春谷,鱼浦人家接宛陵。此地从来属良牧,料君应有玺书徵。
记当时听雨,小阁联吟,三是寒天。不尽清游兴,仅敲棋斗茗,何限缠绵。
漏声纵催深夜,刻烛竟忘眠。被一霎西风,惊分雁侣,隔断荒烟。
情牵。片帆远,怅越尾吴头,尺素茫然。碧海珠难合,便芳魂入梦,梦也堪怜。
断肠暗垂清泪,蘸墨写云笺。想如寄人生,多愁乃尔空少年。
莲幕风情客梦幽,思归万里路悠悠。九嶷烟雨潇湘月,收入丹青好卧游。
寻山觅水明双眼,既入西川又建溪。喜遇薇垣金紫客,九仙游处亦同携。
春风频听白门鸦,匹马骄嘶踏杏花。匣贮丰城埋后剑,帆开博望泛时槎。
梁间玳瑁寻卢女,井角胭脂吊丽华。夜泊秦淮重买醉,隔江依旧月笼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