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古可怜此蜀川,治居最后乱居先。异端血染芙蓉郭,同志军兴亥子年。
殿上侏儒饱欲死,釜中萁豆恨相煎。书生不识太平策,心醉缁黄口圣贤。
徐炯(1862—1936),字子休,号蜕翁,四川华阳(今成都市)人。光绪癸巳举人,两上春官不售,返川办学,毕生从事教育事业。曾应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,率陕西省首批留学生赴日。由日返川,主办四川通省师范和附属小学,被选为四川教育会会长。深蓄兴邦拨乱之志,崇尚儒教,提倡国学,主张学以致用。
帝子今何去,重姻适异方。离情怆宸掖,别路绕关梁。望绝园中柳,悲缠陌上桑。空馀愿黄鹤,东顾忆回翔。
渚宫春冷北风寒,九畹萧条入塞垣。
老死灵均在南国,百年谁为赋《招魂》?
荷芰满横塘,出水一何长。风雨莫太骤,吾欲制吾裳。
背江居隙地,辞职作遗人。耕凿资馀力,樵渔逐四邻。
麦秋桑叶大,梅雨稻田新。篱落栽山果,池塘养海鳞。
放歌聊自足,幽思忽相亲。余亦归休者,依君老此身。
往事成尘六十年,苍苍非复旧华颠。流光捷似追风马,望治难如上水船。
蜗角栖迟投老地,蝇头生活卖文钱。英雄汗血羁人泪,一例消磨化作烟。
柳下人家枳作篱,小姑不画入时眉。
纬车声出窗扉里,正是新凉夜永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