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广东南海人,字乔仲。嘉靖十四年进士。授御史,上疏言四海困竭,请罢建沙河行宫、金山功德寺。寻引疾归,起官巡按福建。二十四年疏劾严嵩奸贪,比之李林甫、卢杞。下诏狱廷杖除名。家居二十余年。隆庆初复官。万历初为吏部侍郎、南京礼部尚书,为张居正所排,罢。卒谥端恪。有《天山草堂存稿》。
高望丹霞兮似绚,薰风穆如兮轻扇。引绛节兮徘徊,想仙人兮隐见。
丘之北兮散平畴,丘之南兮俯壑流。惟丹井兮安在,将炼灶兮来求。
太史观风兮远举,翩独适兮谁侣。问洞庭兮潇湘,溯三江兮沅渚。
踰岭兮逍遥,倚风流兮激洞箫。索梅花于檐角,探丛桂于山椒。
将浮丘之足耦,岂葛洪之果遥。若有人兮校天禄,藜光夜夜兮烂龙烛。
通姓字兮金闺,嚼紫芝兮漱寒玉。椿既扬兮荆亦荣,挹茎露兮步蓬瀛。
纵奇观兮天外,控鹤辔兮云軿。信幽兰兮味合,呼众凤兮嘤鸣。
桂醑兮兰杓,藉芳茵兮腾羽爵。妙藻兮玄文,清词兮善谑。
映丽锦于花光,寄灵思于丹阁。曲水兮觞浮,兰亭嗣兮风流。
伟仙槎之骤至,足胜事乎千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