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藜随处是天台,更喜刘郎此地来。共访仙源莫归去,山城今有楚云台。
明广东南海人,字乔仲。嘉靖十四年进士。授御史,上疏言四海困竭,请罢建沙河行宫、金山功德寺。寻引疾归,起官巡按福建。二十四年疏劾严嵩奸贪,比之李林甫、卢杞。下诏狱廷杖除名。家居二十余年。隆庆初复官。万历初为吏部侍郎、南京礼部尚书,为张居正所排,罢。卒谥端恪。有《天山草堂存稿》。
与女[1]游兮九河,冲风起兮水扬波;
乘水车兮荷盖,驾两龙兮骖螭[2];
登昆仑兮四望,心飞扬兮浩荡;
日将暮兮怅忘归,惟极浦兮寤怀[3];
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珠宫;
灵何惟兮水中;
乘白鼋兮逐文鱼,与女游兮河之渚;
流澌纷兮将来下[4];
子交手兮东行,送美人兮南浦;
波滔滔兮来迎,鱼鳞鳞兮媵予[5]。
返照塔轮边,残霖滴几悬。夜寒吟病甚,秋健讲声圆。粟穗干灯焰,苔根浊水泉。西峰埋藓石,秋月即师禅。
夜泊苏台月,微茫晓渡湖。野云将雨合,风力著帆粗。
惊喜家山近,翻思客路孤。小铛温竹叶,相对谩歌呼。
紫骝摇玉东城东,绿眉少年双颊红。
扫尘先风骚客,豪气几吞云梦泽。
新诗一夜急春风,飘落樱桃点窗白。
青烟昼覆琉璃樽,何时投袂歌王孙。
归去来,黄陵老鸦啼日昏。
樽酒长亭别,西风雨乍晴。蓼花明晚色,芦叶带秋声。
里巷门虚设,山村犬不惊。悬知公事简,吟笑有馀情。
岁尽方看老却身,更将幽思早惊春。
东郊节候林端见,南国山川镜里新。
宴赏移时淹醉客,笙歌满路起游尘。
亦随景物消愁寂,愿得春风长与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