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500—1566)明福建莆田人,字汝行,号少村、四素居士。嘉靖十四年进士。选庶吉士,授翰林检讨,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,以言官论,出为衡州府通判,累官至工部右侍郎,又被论罢归。倭寇陷莆田,被俘,历五月乃得归。有《少村漫稿》。
追悔前非四十旬,薄田虽有不疗贫。宦游竟到伤心处,村馆那堪邪火神。
偏是穷酸多怪事,更兼饿鬼恋儒巾。而今幸遇有知己,教育英才报故人。
初下讲帏教读书,读书之乐乐何如。波摇浓墨窗舍静,手肄残编月影虚。
驾宋轶唐疑志弱,达天知命愧才疏。一翻颠踬一翻益,不尽年华正有余。
皓日照白马,查公往南荒。南荒二千里,马瘦道路长。
官役相程期,车载十日粮。路经龙虎山,且住深净堂。
诸公设高会,四座排金觞。繁弦间豪管,侍女清歌扬。
问君行藏计,陈义富且详。为言十四五,博学交老苍。
少壮志浩荡,仗剑游四方。不意晚得仕,鬓发飞秋霜。
教授古吉州,讲论明三纲。读律始亲民,竟过炎海旁。
出为县主簿,又恐案牍忙。庐阜青遥遥,彭蠡深泱泱。
岂无田园居,亦可归耕桑。不敢慕高尚,匪图承宠光。
恭惟古君子,气貌何端庄。昔在习凿齿,今之汉仇香。
方当盛平世,帝圣辅弼良。四裔息征战,畎亩无旱蝗。
凡居郡邑职,敬戒垂永臧。上当宣德化,下欲赤子康。
公行勿迟留,鸾凤终高翔。山云白浩浩,海月秋茫茫。
寄书问骨肉,毋使失相望。鄙夫江海客,年小血气狂。
把酒执衣袂,赠之紫游缰。人生贵交谊,自此毋相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