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743—1795)清浙江仁和人,号山堂,初名泰,字阶平。以得“蒋仁”铜印,遂改名,别号吉罗居士,女床山民。性孤冷,善书画,工篆刻,为浙派八家之一。诗亦清雅拔俗。
君不见万山下沈石一片,当时谁识征南面。千年而后或在山,陵谷从来有迁变。
又不见唐求山人一个瓢,贮以诗稿江中抛。为祝斯文不沈没,得者自识吾心劳。
从古名心不肯死,姓氏长教堆故纸。骨虽已朽力可争,所志区区只在此。
晴沙观察操选政,隐然以诗为性命。对此如逢桑梓恭,采来似奉輶轩令。
选诗既毕还梓诗,梓之不尽终有遗。录取精华置糟粕,其诗自在当听之。
欲将剩稿投水火,素斋居士言不可。请从刘蜕文冢例,藏以玄宫位置妥。
一抔黄土函精英,深山夜黑风雨惊。青磷熠熠来相迎,冷光闪烁如有声。
如有声,不能语。多年故鬼小于黍,彳亍寒空泪如雨。
吁嗟乎,文字潜幽气不灭,浆酒寒浇心尚热。请看一字二字间,犹是千痕万痕血。
我闻嘉会惜未逢,今请一言陈贾公。昔人有诗集,曾藏佛寺中。
何不将此置之龙光塔,呵护仗彼诸天功。旃檀香辟蟫蠹走,波罗巾拂煤炱封。
安知五十八卷无人续,来补先生所不足。不教沧海有遗珠,更遣蓝田还种玉。
沙中再拣几番金,椽外时逢一枝竹。但令死作焰如虹,莫便生将剑埋狱。
我愿告君速开圹,定有精光一齐放。得书不比汲郡人,发丘且学中郎将。
屡疏求闲,殊恩优老,昼锦还乡。看晓日都门,秋云锦席,楼船未发,冠盖相望。
白首乌纱,绯袍玉带,却笑神仙是渺茫。归途好,览楼台北固,箫鼓钱塘。
君家庆泽深长。喜金榜、相传四世芳。况春省贤郎,玉堂少弟,声名并起事方张。
乌石岩头,金鳌谷口,此地宜开绿野堂。高斋卧,有三竿红日,一曲沧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