丈夫志四海,立身自有余。
安能事一室,遂欲逃空虚。
嘉遁盖贞吉,圣人不予愚。
况当艰难际,行止岂欲迂。
若为动干戈,爰及此林闾。
风气混六合,理难静一隅。
奔走固不恤,邻里谁安居。
所恤罔悔吝,类为时所驱。
出门已忧劳,入门复欢娱。
一欣朋徒合,再喜景物殊。
绿竹洒秋色,疏花耀前除。
开轩坐林杪,更取琴与书。
西山澹相对,落日号惊乌。
忍闻濮阳血,草木渍模糊。
杀戮本群盗,哀矜为无辜。
三叹观化初,人生亦须臾。
元末平江路吴县人,寓居无锡,字履道。博学工文辞。兵乱避地,至宜兴,居马治家。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,厌之,一夕留书别治,夜半遁去。归里,与高启、杨维桢等交往。书画益工。后游会稽,死于兵乱。有《荆南唱和集》。
阳羡溪山好,吾将老、曾见昔贤心。念此语空留,买田未遂,桃源一别,旧路难寻。
叹人生,几回王子棹,徒付伯牙琴。争似山人,烟霞占断,洞天深隐,高卧长吟。
向仙台佛窟,看紫烟敛散,白日升沉。时听端流激玉,岩溜淙金。
更健步堪游,底须策杖,直钩可钓,不用敲针。何日扁舟滆水,独访云林。
脚踏浮云身已老,访道修行恨不早。
曾见商周全盛时,不及唐虞古风好。
良月戒微寒,清夜祥烟馥郁。来报天庭喜事,现灯花金粟。芝书奎画下层霄,宣召想来促。它日玉堂挥翰,赐金莲花烛。
病齿漂浮短发稀,此身犹堕乱书围。
邯郸倦枕晨炊熟,昌谷空囊晚醉归。
久困厌从人乞贷,力耕频遇岁凶饥。
行年九十穷弥甚,旅舍灯前自绽衣。
濛濛一雨黄畦足。村前碧树经霜绿。门掩小桥西。饥鸟秋乱啼。
山如刀戟起。劈面惊还喜。幽径少人行。晓来闻虎声。
君子有逸志,栖迟于一丘。仰荫高林茂,俯临渌水流。
恬淡养玄虚,沈精研圣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