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蒿道旁冢,云是晋时贤。名声与陵谷,共尽一千年。
惟昔纵达观,死生同蜕蝉。安知泉下魄,非复瓮间眠。
刘敞(1019—1068)北宋史学家、经学家、散文家。字原父,一作原甫,临江新喻荻斜(今属江西樟树)。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,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,后官至集贤院学士。与梅尧臣、欧阳修交往较多。为人耿直,立朝敢言,为政有绩,出使有功。刘敞学识渊博,欧阳修说他“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,下至天文、地理、卜医、数术、浮图、老庄之说,无所不通;其为文章尤敏赡”,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,著有《公是集》。
握手京华道,相看又几年。宦情从淡泊,乡思共依然。
沧海浮空远,孤城落日边。斗槎如可借,同觅阆壶仙。
曲槛横桥尽落梅,春风草木自承恩。
一身初逐断鸿去,百里犹余残烧痕。
回首锦豀花柳市,那如山寺水云村。
鸣驺喜色知多少,白妇双亲笑倚门。
山僧问亦不知名,凹处唯将腹背行。石骨数卷泉一缕,游人多少只闻声。
岳阡初甃罢,君此拜姑嫜。地下容能聚,人间别已长。
蝶飞三月雨,枫落一林霜。他日还凄绝,余魂半渺茫。
可怜切切度众生,千百年来魄尚灵。
自幼归依今老矣,濯云晓汲荐清泠。
壮年登览醉歌日,况是太平全盛时。燕子衔将春色去,画阑宽处树旌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