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园气虚阔,怪柏独凝偃。
高枝翳浮云,翻然志飘远。
赤松来何迟,黄鹤去未返。
苏武游虏庭,矜傲何蹇蹇。
朔风吹寒枝。日暮羊在坂。
乃疑高坚材,独得造化本。
萧萧古池上,不与凡木混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禄食无功我自知,汝曹何以报明时?为农为士亦奚异,事国事亲惟不欺。
道在六经宁有尽,躬耕百亩可无饥。
最亲切处今相付,熟读周公七月诗。
蝉哀落日恰才收,蛩怨黄昏正未休。
催得世人头摠白,不知替得二虫愁。
旧日水心路,新添赵倚楼。诗名不寂寞,此地合风流。
隔浦荷花雨,当门杜若秋。有时清兴到,夜半唤孤舟。
荒凉野店绝,迢递人烟远。苍苍古木中,多是隋家苑。
正图奔走救寒饥,喘嗽那堪力已疲。
意是无钱休买药,情知有命不求医。
旧恩莫报空怀念,新识相逢淡更宜。
多少贫交书畀我,触来又得一篇诗。
木落川气凉,鸿飞水容夕。
微灯射远沙,夜榜邻幽石。
月色栖处寒,霜花坐来白。
遥见九华峰,苍苍但萝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