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花富红紫,黄菊与秋宜。
风劲幽香怯,露曦寒艳滋。
孤标虽独步,呈秀此何迟。
欲待群芳歇,专荣占一时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村边古木绿阴交,已老榆钱匝地抛。草醉浓烟鸠唤雨,泥黏落絮燕营巢。
懒过韨井嫌尘扰,静闭斋门待客敲。何处风筝游线断,翩翩落上杏花梢。
官曹曾共职,友益赖多闻。信道甘违俗,同心独有君。
漳滨俄感疾,泉下忽脩文。致主平生志,萧条掩一坟。
水驿夜初寒,风帆向德安。青枫三楚路,白首一儒官。
梦泽尊前赋,巫山雨外看。未须嫌独冷,兰菊政堪餐。
月落宿禽起,幽人殊未回。
不知何处磬,迢递过山来。
六代繁华何足誇,而今四海共为家。暂看吴苑环城水,终忆燕台夹路花。
阿爷仰天号,阿母蹋地哭。不忍舁黄土,脉脉盖汝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