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春初我公来苍梧,不辞穷巷回高车。下交好士古亦有,俗薄此道今应无。
故知天地方蹇塞,贤士只合侪狗屠。酒酣耳熟歌慷慨,拊掌击案相喧呼。
公发歌喉杂流徵,抑塞寥亮争奔趋。有如长江赴巨海,急峡捍水水盘纡。
又如出门行万里,儿女嗫嗫交欷歔。高楼满坐嗟神妙,侧耳静听谁枝梧。
丈夫失志无所用,郁作商声欢酒徒。若使骅骝骋大道,要看神骏当先驱。
迩来一别一百日,高怀磊落今何如。盈盈一水不可渡,心之怀矣愁双鱼。
忽蒙赠我勾漏作,珠玑错杂堆珊瑚。急弦要自有促节,似听当时歌嘻吁。
再三诵读更叹息,世之迂阔孰如余。过蒙先生谬奖进,弥觉惭恧形颜污。
如今四海满荆棘,豺狼罴虎当通衢。人欲横流赖君子,廓清之功属吾儒。
愿公更唱阳春曲,坐使乾坤万象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