柱史承恩正紫微,玉皇优诏碧云词。
欲知伯仲文章职,对掌丝纶内外司。
雨露偏浓常棣萼,烟霞常驻凤凰池。
共扶吾道邪归正,同振斯文盛不衰。
白首并逢千载运,登庸皆是十年迟。
靖共介福由神听,告尔多方代帝咨。
膴仕初逢贤者贵,德名当问国人宜。
夷齐抗世清何早,元凯登庸事可期。
贫贱久思杨得意,龙光今喜郑当时。
应怜下客尘埃甚,惭愧雷门献此诗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山萦细路走修蛇,峭壁连云只藓花。木末忽看幡影乱,马头初见殿阴斜。
回廊迤迤穿危峤,侧涧娟娟露浅沙。秀色可餐吾事办,粥鱼茶板莫相誇。
檐前水到竹棚头,檐下雨鸣殊未休。挟册儿童断来往,傍篱凫鸭自沈浮。
即过东家邀短筏,莫须西埠买轻舟。客怀坐此堪惆怅,风景萧条况近秋。
今年酒不对荣夫,来岁东渊对我无。人结静缘依岭屋,日浮春色上桃符。
哀鸿叫月今何向,野鹤穿云不受呼。老得身閒须爱惜,蚤驰虚誉费支吾。
九华九子秀,十年梦寐间。那知一梦觉,顿失九华山。
迎送山相似,舟移迷北南。
回看皂口日,已照石华潭。
当年岁晚过江都,闻说相如渴未苏。作客生涯云共薄,怀人愁绪月同孤。
秋风茂苑閒清昼,春雨荒城长绿芜。遥想登楼定怀土,梦魂夜夜到勾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