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道端溪好,疑应为土风。
彼人非博识,此语未为公。
野客虽云美,才华恐未同。
濡毫滋墨外,文涣亦徒空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微冷有似雨意来,更畏冷过雨势回。气机已动惧复止,悯农惕息良愁哉。
庶官务割剥,不念远人穷。况复羽书急,时兼馈饷供。
探兵林莽密,转粟水山重。指日兵氛扫,车书四海同。
角冠闲戴任欹斜,骑马人稀到我家。
僧体盘餐唯筍味,道情栏槛只松花。
惊回驯鹿林閒犬,聒杀灵龟雨后蛙。
春去寻常何足叹,自将寂寞并繁华。
传姻联世美,振玉擅家声。南楚聊均逸,东皋亦劝耕。
察廉无遁物,刺举有能名。宣室今前席,宁庸羡贾生。
此生不记老婆禅,兀兀坐睡忘永叹。
要听车声出铜鼎,故教鼻窃吼蒲团。
淮山宿昔面目好,葵藿从来骨相寒。
白发轩然同一笑,未嫌跛跛著南冠。
虚亭高与翠微连,尚有黄花照法筵。下界梵音中夜磬,半空帆影隔江船。
马行十里松阴月,人藉孤峰草色烟。我本倦游多感慨,老僧休说六朝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