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道端溪好,疑应为土风。
彼人非博识,此语未为公。
野客虽云美,才华恐未同。
濡毫滋墨外,文涣亦徒空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我生痛不辰,尘网苦相缚。壮岁赋归田,未占林泉福。
夜警蚩尤旗,昼闻山崩谷。寇氛日又逼,东南尽茶毒。
避乡非惜命,污秽不忍触。此身长逝矣,无玷喻白玉。
我贫犹说在有贫,羁旅如君更感人。强道诗工能泣鬼,未如钱夥可通神。
山色朝尤爽,溪声夏亦寒。
蹇予资固陋,所得是平宽。
庭日荒苔藓,林风老蕙兰。
石床聊可借,白月在松端。
凄凄烟雨岭南天,翠壁青林断复连。
山县总荒兵火后,土民还住贼巢边。
车筒昼夜翻江水,刀具春秋种石田。
幸际时和太平日,不须鸡骨预占年。
而今省识刘郎恨,泊凤飘鸾。不在蓬山。只在低帘小扇间。
揽衣中夜徘徊惯,月好谁看。哀乐无端。未止高丘旧梦寒。
春光艳冶。蔼暖风轻,早清明时节。萋萋芳草,料此际、绿遍寻春双屐。
落梅无数,尽付与、笛声呜咽。袅画帘、万缕垂杨,只赋天涯离别。
断肠忍问流光,奈香满池塘,春水凝碧。燕嗔蝶舞,似伴我、共领绮窗凄切。
曲阑望久,想到处、都无人说。但试取、短梦清宵,稳耐几番风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