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井嵌空下如屋,寒泉馥冽甘如饴。
昔人传是龙蜃窟,睡未千岁人不疑。
云蒸每见飞雳火,沉绠或惹髯间氂。
安得海奴秉犀炬,乘月夜照窥端倪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何处寻春色,园林已断肠。居然怜野草,惟此换年芳。
残烧回春久,香泥去路长。能令南浦碧,未觉五陵芳。
拾翠迷寒食,飞红卧夕阳。遥知青冢恨,南北两茫茫。
鹤书几到阖庐城,见说君王忆姓名。
衡岳云开传谏草,考亭月冷见文盟。
不从金马登丞辅,却托铜菟烦客卿。
天意未应无定据,管教吾道致升平。
粲粲霜林白玉围,谁将红糁乱青枝。
天怜粉面太孤绝,故遣施未出一奇。
难逢千日酒,且煮六班茶。怕引游蜂至,不栽香色花。
北固横天堑,登高杖短筇。马嘶残梦月,鸦避落帆风。
草木春城外,江山战垒中。孙刘饶往迹,流览意无穷。
占气频翘首,青牛忽度关。
相看双眼碧,剧论寸心丹。
时俗容迟钝,交情见往还。
盟言天为听,万一莫辞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