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大梁自昔称中土,屹屹重城壮天府。险塞何须数崤谷,膏腴宁复论鄠杜。
城中日暮起歌钟,五千户邑擅侯封。樊楼灯火晃清昼,平台车马如游龙。
驱车走马遥相索,意气千金轻一诺。贳酒春城百步喧,呼鹰秋苑双鸧落。
夷门西望日苍苍,修竹依然见故墙。行人不解思公子,父老犹能说孝王。
孝王本出帝王家,园池宾客盛豪华。邹枚献赋骋文藻,胜诡进说生阴邪。
一朝汉法不相假,斧质随来赤墀下。旌旗无复兔苑游,蔓草鸣蝉自春夏。
吁嗟盛衰各有时,古人遗迹今人悲。子长自是好奇士,君到梁园早寄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