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风著枯林,浮云苦多阴。红颜日就衰,他乡日就深。
别离起中夜,对酒不能斟。丝竹含妙伎,佳人怀好音。
眄睐适君意,慷慨动君心。罢曲一俛仰,变为游子吟。
念当事行役,泪下难自禁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临春惨不舒,盖国空自香。
淮阴市头恶少喧,胯下之辱讵可言。漂母屡出金盘食,白沙绿水哀王孙。
西望姑苏台,近临百花洲。白露正为霜,行人不可留。
但感鸿雁集,不伤麋鹿游。月明歌子夜,民生庶其廖。
秋浦闻猿泪未乾,客怀难借酒杯宽。濛濛九子山头雨,又向逢窗作晚寒。
受氏推玄女,来嫔得召南。
躬行其诫七,礼尽所从三。
孝养衣皆彩,权舆色已蓝。
霜风吟木末,哀怨不能堪。
归客留不住,朝云纵复横。马头向春草,斗柄临高城。
嗟我久离别,羡君看弟兄。归心更难道,回首一伤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