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城落月早潮生,宪府松杉风乱鸣。伏枕待三从劾免,移文满百不留行。
何人更许弹冠会,唯尔还堪倒屣迎。十载寒温无长物,一时出处有馀情。
酒斟白玉吴姬色,赋掷黄金楚客声。大抵冥鸿心自远,曾来老骥气难平。
浮云在昔悬秦望,北斗依然捧汉京。吏挟江湖才是傲,交论冰雪未为清。
官联西省闻题柱,家本同乡见请缨。谁似两朝衔宠遇,它如群少失纵横。
樽前且抗持螯手,世上空传染翰名。须听松杉风再起,晚潮乘月到杭城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商金久得柄,老火未退舍。
甑中着寰宇,赫酷甚於夏。
池汤颇殃鱼,田龟应害稼。
桃笙亦桨汗,水国无凉榭。
扇挥腕欲脱,忍渴畏杯斝。
树间寂秋声,矩令何时下。
四序本循环,寒暑相代谢。
炎炎推不去,谁与诘造化。
人思濯清泠,风露原一借。
再拜祈蓐收,西陆早命驾。
芳草何萋萋,十步五低迷。西湖女儿水,裙带作苏堤。
缅怀南渡年,中原血如水。庙堂和议成,湖上歌楼起。
覆车不在远,儿辈又寻踪。湖山资点缀,花柳竟青红。
男儿有朝气,勿为花草消。明发钱塘上,击楫迎江潮。
镇日端居苦索思,遗容相对寂无辞。算来汝亦多情甚,我在尘红那得知?
伤春无绪。连日瞢腾醉。门外落花红满地。愁到杜鹃啼处。
小窗酣碗香茶。日高懒趁朝衙。说与帘前双燕,莫教放进杨花。
挂席南风便,烟霞北望深。逢人著皂帽,采药鍊黄金。
五月三江路,扁舟四海心。方山有丛桂,谁与结云林。
香丘久不到,每梦碧云层。尘海讵应杳,烟霞更一登。
采还台岭药,摹入剡溪藤。颓落前朝寺,相看慰发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