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凤衔灵文,栖栖北海湄。临流理毛羽,五采以自奇。
飞如摛群星,击若朝霞披。翱翔千仞冈,亦集梧桐枝。
一鸣叶清庙,再鸣中咸池。凄风振大野,青云顾我悲。
世无伶伦耳,谁为度参差。回首顾丹穴,摧藏不可持。
将止帝东园,恐令鶗鴂知。阿閤在万里,哀号乃见疑。
啁啾榆枋间,燕雀相追随。清光蔽白日,何当复来仪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太学穿杨巧,青春斫桂荣。心灯传老宿,文印授诸生。
德履华嵩重,襟期玉雪清。君王他日问,张姓复其名。
多幸廛居辱镇临,政平底用减科箴。
昔闻偃室弦歌化,今见邦君抚字心。
帘度荷香供永昼,水寒山影泻清音。
从来县谱无他事,只说恩波一脉深。
鳞鳞霜信染丹枫,擘絮寒云万木空。九曲溪流青嶂里,一声樵唱乱山中。
离亭征骑晓騑騑,正值关河朔雁飞。
白发相看闽海别,青山遥送晋陵归。
江城雨外莲峰出,野寺霜前柿叶稀。
自愧忘情非上知,临歧唯有一沾衣。
弹筝北窗下,夜响清音愁。张高弦易断,心伤曲不遒。
纨扇写寒梅,怀袖微香发。山僧骨相清,对之双幽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