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歌知帝力,纵饮见天真。綵笔风云老,青樽日月新。
诗惊啖蔗客,酒让采薇人。即使妨幽事,何须傍隐沦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道边小寺名前平,残僧二三屋半倾。
旁分千畦画楸局,正对一山横翠屏。
修纤弱蔓上幽援,坚瘦稚柏当前荣。
稻秧正青白鹭下,桑椹烂紫黄鹂鸣。
村虚卖茶已成市,林薄打麦惟闻声。
泥行扶犁叱新犊,野饁烧笋炊香粳。
十年此乐发梦想,忽然到眼难为情。
上车欲去复回首,那将暮境供浮名。
清如玉壶冰,澹若朱弦瑟。
南山北山树冥冥,猛虎白日绕林行。向晚一身当道食,
山中麋鹿尽无声。年年养子在深谷,雌雄上山不相逐。
谷中近窟有山村,长向村家取黄犊。五陵年少不敢射,
空来林下看行迹。
吴农耕泽泽,吴牛耳湿湿。
农功何崇崇,农事常汲汲。
冬休筑陂防,丁壮皆云集。
春耕人在野,农具已山立。
房栊鸣机杼,烟雨暗蓑笠。
尺薪仰有取,断履俛有拾。
洪水昔滔天,得禹民乃粒。
食不知所从,汝悔将何及?孩提同一初,勤惰在所习。
周公有遗训,请视七月什。
篝灯驿吏唤人行,寥落星河向五更。
马上谁惊千里梦,石头冈下小车声。
山只不爱宝,倾写白玉霙。
秋阳正炎赫,喷薄争清明。
我疑石韬玉,白虹贯岩泓。
源源自何来,万古风雷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