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会属今日,弹筝倚新声。唱苦令神伤,三变不可盈。
中曲忽自置,踯躅一再行。欲因更促柱,难为听者情。
人生局一世,悠悠终何成。要路多坎坷,先秋惨其荣。
来者率如此,焉知千岁名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莫办田为活,犹贪禄代耕。
区区营一饱,仅仅了余生。
幸脱蛇惊犬,休谈戊食庚。
他逢豪杰士,口莫惜公卿。
每忆匡庐费远寻,今朝信马恣登临。江湖日夜浮天地,吴楚风烟变古今。
人爱秋声诗味淡,云移山影酒杯深。兴浓不觉归来晚,一任靓□吹客襟。
此身从何来,偶然有姓氏。与世相浮沈,蹈义为谁死。
盗蹠固已非,伯夷未为是。庸庸各自保,智哉当路子。
春林已自好,时鸟复和鸣。枝交难奋翼,谷静易流声。
间关才得性,矰缴遽相惊。安知背飞远,拂雾独晨征。
与君中外情偏厚,嗟我龙钟志已摧。
岂有寻常堕泥滓,不教宛转助负雷。
花枝买笑前村趁,柳带牵情别浦催。
细雨酒亭东望处,应将新语寄潮回。
南度今来几叶孙,乱离文献尚能存。馀生独继先王祀,盛世重沾圣主恩。
数亩薄田收故邑,一株乔木住荒村。遥闻客至偏多喜,共听樵歌对酒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