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大父常有宿汶上之作今日次开河盖汶上地也舟中阅先集敬次其韵

日暮风霾欲涨天,独临古渡意悽然。春光三月行当暇,客子长途未息肩。

白漫河流还岸岸,绿垂杨柳自芊芊。当年汶上城何处,一抹斜阳万树烟。

文徵明

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
猜你喜欢

秋入平原动鼓鼙,弓鸣风劲塞云低。汉家营垒沿山后,秦郡川原尽陇西。

征调频年忧戍士,逃亡□计复蒸黎。徘徊险阻谁为守,花马池边落日迷。

日移凉气散,怀抱信悠哉。珠帘影空卷,桂户向池开。

鸟栖星欲见,河净月应来。横阶入细笋,蔽地湿轻苔。

草化飞为火,蚊声合似雷。于兹静闻见,自此歇氛埃。

青奴良夜偶相依,斑扇团团亦倦挥。

我自蒙头还引睡,渠应播腹不能飞。

多愁白发三千丈,无分红绡十幅围。

安得西风来一扫,固知么麽未胜威。

朝朝江北望江南,欲解愁怀复一探。夜静钟声沈竹榻,月明禅语出萝龛。

久晴滩碛众,舟楫后先行。

终日不相见,与君如各程。

水禽多雪色,野笛忽秋声。

必有新成句,溪流合让清。

素肌莹净,隔鲛绡贴衬,猩红妆束。火伞飞空熔不透,一块玲珑冰玉。破暑当筵,褪衣剥带,微露真珠肉。中心些子,向人何大焦缩。

应恨旧日杨妃,尘埃走遍,向南闽西蜀。困入筠笼消黯搅,香色精神愁蹙。赖有君谟,为传家谱,不弃青黄绿。到头甜口,是人都要园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