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夫子富才调,宝剑岂长埋。晚成当此时矣,去去莫疑猜。
但向蓬窗茅店,珍重风餐露宿,漫念米和柴。弱质纵非健,门户学持来。
桃叶渡,伤心窟,古休怀。三场为我,鏖战努力步云阶。
好趁桂花香里,玩罢板桥明月,归棹理秦淮。端正拂尘酒,何惜拔金钗。
洗淞波、醉眼向天涯,东风驻吟魂。正珠帘飘雾,钿车散麴,丛卉当门。
记省承平旧事,花艳洛江滨。一片笙歌暖,容与闲身。
忽忽流光如梦,问燕归莺乳,换几番春。任饧箫催彻,青柳倦窥人。
试轻衫、湔兰初罢,泫泪红、吹淡欲无痕。劳生恨,已消除未,把酒重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