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城中春较迟,湖上草先绿。素友相招邀,净地联芳躅。
岁月苦奔驰,昏嫁怜拘束。觞咏惬幽情,风物寓遐瞩。
纵论杂古今,遗形失荣辱。月出挂城头,照我松间屋。
疏雨滴花琴,微风动林烛。烟际下渔舟,家在青溪曲。
诗人雅尚唯林麓,脱略功名轻汗竹。有时大隐入金门,瞥视浮云立幽独。
棠陵山人少工诗,风云万变含精思。东南名胜不可数,悉化肺腑生神奇。
狂游狭小四百寺,醉醒只在西湖里。澜翻笔势雄万人,观者如墙尽称美。
昨宵醉后抱膝歌,佹词怪语何其多。旌旗缤纷跃天马,钟鼓飒沓腾江鼍。
看君工诗已成癖,把笔千言不须迫。耻裁旧体驾曹刘,直舒豪气吞元白。
横绝四海如冥鸿,伯劳飞燕徒西东。今年泰岳登日观,巨篇失却东蒙峰。
归来过杭留小草,顿觉风花动流藻。吾衰愧乏倚马能,呕血破研长枯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