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归兴不孤,胜地此相呼。公等称词伯,余将混酒徒。
山光含浩荡,秋意飒江湖。乐事关穷达,浮生敢自诬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台教源流远,高明绍梵音。扶桑红日近,华顶白云深。
清磬度山翠,黄花匝地金。三乘示方便,万法总惟心。
炎炎暑气若为当,旋买松枝庇草堂。
一望翠阴何爽快,暂来吾室变清凉。
直疑仙去冰壶里,岂是生居汾水阳。
向晚薰风香入座,为君一再奏文王。
投降赵卒本求生,坑后谁人不死争。
三召三辞宁自刎,邯郸料不再长平。
黄沙障天天半昏,炮头风急万马奔。
何人去塞土囊口,天与河流一色浑。
旷野麦苗才尺许,只见风来不见雨。
雨师风伯不相能,彼苍高高奈何汝。
明诏建文颁,亲藩尚恃蛮。龙孙何处去?燕子忽飞还。
命付长流水,魂依故国山。夫人有遗石,迹渍血痕殷。
岭北岭南持使节,湖西兼总大农钱。庙堂正赖持国计,蓬岛祗为蜕骨仙。
郎省尚虚丹禁地,铭旌忽上洞庭船。衣冠不许挂神武,端谓犹堪济巨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