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归兴不孤,胜地此相呼。公等称词伯,余将混酒徒。
山光含浩荡,秋意飒江湖。乐事关穷达,浮生敢自诬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乘蹻追术士,远之蓬莱山。灵液飞素波,兰桂上参天。
玄豹游其下,翔鹍戏其巅。乘风忽登举,彷佛见众仙。
终向烟霞作野夫,一竿竹不换簪裾。直钩犹逐熊罴起,独是先生真钓鱼。
壮节思长公,高风爱仲理。古人岂可希,窃向往之耳。
是谁纷狐疑,诮我空冻馁。晨鸡未肯鸣,尚亦守所耻。
西汉君平莫是渠,萧然闭肆或旬馀。青囊系肘藏仙诀,黑子如毛录谶书。
屡倩揲蓍爻每验,近闻咒枣病皆除。闲时更取离骚看,怕有灵均犹卜居。
青峰两岸郁含滋,水寺疏钟晚饭时。僧供石泉留客语,人逢佳节乱乡思。
风牵水荇沉波碧,雨湿江云趁鹭迟。举目同怀半贫病,故山犹自负归期。
雨后溪流半没沙,粉墙卖酒是谁家。
客中不觉春深浅,开了荼醾一架花。
一春多雨少晴光,眼底青春去意忙。
已恨点衣红作阵,才怜满架雪生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