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色孤城病里看,谁怜白发汉郎官。蠡吾城下秋风起,千载萧萧易水寒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烟雨濛濛隔薜萝,雨中极目试如何。好山入望青犹浅,芳草缘堤绿未多。
浊酒篘来聊自适,新诗吟就独高歌。人生行乐须臾事,莫放春光取次过。
黄绫写本奏经筵,正是虞书第二篇。圣主从容听讲罢,许教留在御床边。
雪以冱冬雁来宾,晴冬之雨亦雪然。衡南既无雪与雁,一雨三日感苍天。
雁不来兮雨不止,歌雪哭雪送残年。
白苇黄茅都一概,苍松何意入云栽。
练江秀句今如谢,橄榄余甘旧属梅。
溪阁熟眠秋到寺,石亭壮观雨兼雷。
怜君醉后谈能胜,倩取湖光为洗杯。
驾鹤归三岛,骑麟入九霄。
祗应明月夜,来此坐吹箫。
一曲琵琶千种恨,百年图画几人看。君王不是无恩宠,海宇因之得奠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