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今年中秋月,不见白玉盘。天公莫省事,留待闰月看。
邂逅至此夕,万里云漫漫。孀娥为谁怨,不肯骖素鸾。
尊酒兴不尽,聊借今日欢。庭前桂花开,更觉酒量宽。
随寓皆可乐,何必游广寒。相从君子堂,馀庆由衣冠。
当时金谷园,徒起长恨端。丁宁坐中客,慎勿嫌冷官。
东篱菊渐黄,尚可供游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