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日游治平寺再叠前韵

季秋气未肃,鸣禽尚交交。澄空霜华薄,木叶不尽彫。

抚舆陟前冈,不觉身已高。回视平湖东,逸峰耸晴霄。

但欣双目明,宁辞一身劳。物理会有穷,何以心烦焦。

世情共扰扰,吾乐方陶陶。达人悟迁化,千载犹一朝。

文徵明

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
猜你喜欢

轻风吹雾月满廓。芙蕖香、飘入隔窗。记旧月、闲庭院,擘碎红、蒙幂晓妆。
如今两鬓秋凄恻,负凌波、万倾凄凉。花若惜、刘郎老,倩藕丝、牵住夕阳。

写处似移墙上影,捲来如寄陇头春。

老去犹耽酒,归来自拨醅。

绝怜黄菊好,仍有故人来。

怀古空三叹,挼香更一杯。

横山无十里,骑马未须回。

四部书成兴未穷,名山随处勒崆峒。开函再睹三坟出,列架浑疑二藏同。

大业龙门卑马史,奇文虎观陋扬雄。平生谬作谈玄客,寂莫侯芭鬓已蓬。

凤凰山,乌鹊渡,锦缆逗寒浦。抱膝空林,世事几烟雨。

羡他漉酒先生,萧萧三径,把江左、黄花留住。

那堪觑。昨日燕市悲歌,霜髭镜中数。残漏荒鸡,耿耿十年语。

漫嫌愁向春深,春光好处,便策取、紫骝前去。

年少共怜含露色,老人偏惜委尘红。

如何遂得心中事,每要花时不厌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