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画六首 其二

紫璚翠琰开苍壁,下有苍松几千尺。浓阴羃历森昼寒,虬枝拂空根束石。

石连灌莽榛欲绝,路绕松根更斜出。仙源近远不可穷,却有幽人在山泽。

山泽幽人坐倚松,仰看出没山云空。眼中溶溶霏暮霭,耳畔谡谡鸣天风。

崩崖一线削积铁,玉泉百丈飞晴虹。吴中山水清且远,老我平生素游衍。

偶然点笔写秋峦,恍惚游踪出东绢。金君有癖与我同,每每神游翰墨中。

赠君此幅应有以,咫尺相看论万里。

文徵明

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
猜你喜欢

自得春风信,开怀待此花。馀寒固艰棘,今夕雪斜斜。

一夜松涛枕上鸣,五华山馆梦频惊。何当归去芝亭上,坐听□翁韵玉笙。

美哉江上亭,乐矣泉中水。挹泉识亭名,定心亦泉理。

涓涓靡晦明,混混无终始。静定蓄天光,畴能测兹泛。

野猿啼向人,老衲卧隐几。至人独冥会,对此屡徙倚。

未论涤尘嚣,酌之等石髓。云何柴桑诗,乐饥忘此止。

我诵泉亭篇,惕然悟深旨。长歌震林木,大啸惊鸟起。

安得定心者,来共挹崖泚。

田家打枣妇盈亩,高髻垂肩竿在手。此是六郎系马椿,郎君未审停鞭否。

竹风春尾,听捎檐剩有,去年疏翠。园官笑指,轻雷后迸,新泥斜碎。

篱边乍见,又穿过、邻墙背。记先尝、最是江南,果然燕子来未。

犹忆晓垞烟际。山童担,向水市。正采桑时候,除了蚕娘,更无人讳。

花乳瓯香,朱樱树晚,相逢长是。待何日、玉版闲寻,青鞋重访萧寺。

病起复惊春,携筇看野新。

水边逢钓者,垅上见耕人。

访彼形容苦,酬予家业贫。

自惭功济力,未得遂生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