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一年清绝中秋时,仰天高欲攀桂枝。
乾坤熔入玉奁鉴,万象一扫光芒垂。
今年不见今宵月,有物噉之倾且仄。
惜哉至此狼狈凶,空效玉川歌月蚀。
一杯相嘱三更夜,安得飞来明月借。
明年应解胜今年,莫使诗人愁笔下。
吁嗟今夕知何夕,且对孤灯照窗隙。
夜阑搔首独翻书,且喜灯前双眼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