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梁尘未断,舞袖影方閒。落月窥珠镜,青春暗玉颜。
为云归峡里,窃药去人间。安得招䰟术,姗姗步幄还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墙角光仍隐,檐牙淡欲流。葛衣凉似水,板屋静于秋。
山鬼吊灯暝,林鸦绕树幽。关河同一照,惆怅此淹留。
窗外重重碧,雨余密密栽。
似知明日别,不展寸心开。
借得才名重此州,州人共看菊花秋。从来游刃有馀地,如此佞山能拔不。
前辈风流犹可作,一官岁月不胜遒。和诗若寄陵阳老,说与平生为道谋。
花密无重数,看来眼转迷。
化为花世界,忘却日东西。
夜来江雨宿蓬船,卧听淋铃不忍眠。
却忆紫微情调逸,阻风中酒过年年。
虎头痴绝自不痴,丹青妙处手得之。石岩戏画幼舆了,酒狂更貌黄冠师。
一人坐睡真被酒,二人杯杓不停手。
一人回面愁不釂,二人直视开口笑。上有醉墨书者谁,翰林手题独酌诗。
题诗真识醉时味,画图如写诗中意。珍藏不换一斛珠,李诗顾笔今世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