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观风流著作郎,满朝谁不羡恩光。赋成清思如秋水,一片霜毫洒玉堂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萧萧归骑历崔嵬,一见尘中耳目开。授玉同为万里使,望云先识二星回。
北荒鹏跃南溟去,西极马循东道来。世上应无此别远,留连彊尽手中杯。
我来已作一年痴,敢问诸公几许时。
客里酒杯切到口,风前花片半辞枝。
尚余魏紫姚黄在,安用桃红李白为。
公事相寻无了日,得闲莫更负春期。
授衣感穷节,策马凌伊关。归齐逸人趣,日觉秋琴闲。
寒露衰北阜,夕阳破东山。浩歌步榛樾,栖鸟随我还。
东野子何之,诗人始见诗。清刳霜雪髓,吟动鬼神司。
举世言多媚,无人师此师。因知吾道后,冷淡亦如斯。
手植苍松今几时,空亭面面绿阴滋。半临山谷半溪水,雪月风烟各自宜。
幽禽竟日引圆吭,脱袴催人有底忙。
不但春天无衣著,凄风冷雨绝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