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二首 其二

玄阴失昏旦,朔吹号枯株。怀君别未久,奄忽岁云徂。

空庭飘微霰,惨澹集饥乌。城郭黯以凄,况复空村居。

空村白日短,寒云暗郊墟。青山不为容,黄叶绕精庐。

遥知松窗下,时披古人书。古人不可见,愿言掇其腴。

谁令事干禄,雕锼失其初。嗟余亦丧志,与子同厥趋。

岂不怀远业,均受贫贱驱。朱门富华屋,长途有高车。

宁知饥寒士,一饱不愿馀。栖栖斥鴳翔,岂与鸿鹄俱。

何当长风发,共夺青云衢。

文徵明

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
猜你喜欢

七轴莲经供茗瓢,一龛乡佛性松寮。

舶香亦带鱼龙气,自采枝头柏子烧。

学古方从仕,投闲遂屏居。声华芸省旧,风采柏台馀。

黄壤归何速,青云志莫舒。推财均室尽,遗子有家书。

马虺隤,牛觳觫,山行萦纡车轣辘。路旁指点是官人,老矣一翁双鬓秃。

汝牛幸可耕,汝马幸可骑,有此可载琴书归。胡为奔走东西道,白发刁骚被人笑。

钓竿何修修,施于东海头。巨鳞如山岳,乘风渡洪流。

岛屿深阔不可以垂钩。沄涛荡激不可以方舟。吁嗟乎,奈之何。

或谓夜光之珠,潜于灵蛇。珊瑚木难,照耀金沙。耸身濡首,珍宝盈车。

失身不测,徒虚誇吁。嗟乎奈之何,若木生海东,丹水发其荣。

群真上下骖鸾龙。千年如旦夕,至乐无终穷。吾欲遇之将奚从。

吁嗟乎,奈之何。

南国有佳人,

容华若桃李。

朝游江北岸,

夕宿潇湘沚。

时俗薄朱颜,

谁为发皓齿?

俯仰岁将暮,

荣耀难久恃。

霜前不落第二,糟余也复无双。

一腹金相玉质,两螯明月秋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