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忽断雁行疏,染翰青云照锦裾。知尔已传招隐赋,相思更寄枕中书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半世金闺彦,中年碧落班。
一般俱紫橐,千古忽青山。
秋入篇章里,春生岳牧间。
汾阳旧部曲,白发万人潸。
当年草奏柏梁台,此日漂零浊酒杯。伏枕春阴三楚合,拂衣秋色大江回。
含冤夜识双龙气,作赋时推二马才。极目中原诸子尽,豫章城里一书来。
藤花亦自媚,适逢赏者贤。托生天署上,偏得主人怜。
万朵娆同色,孤根深不迁。遥知樵岭发,寂寞在江天。
重对沧鸥,蓦回眼换却,年时春色。幽愫曾约丝杨,依依待归客。
多少意、釭花细剪,怕吟望、照来头白。急轸心凋,危弦泪咽,还恋今夕。
又看到、宫蜡烟残,叹春后、风光几虚掷。料理茧蚕孤绪,付微吟呵壁。
偏梦里、清歌易散,更暮云、睇断天北。准备离笛,千愁瘦魂禁得。
紫房日照胭脂拆,素艳风吹腻粉开。
怪得独饶脂粉态,木兰曾作女郎来。
鹫岭郁苍苍,香台出上方。苔花侵佛像,荔叶满僧房。
禅榻馀残霭,钟楼半夕阳。空门无色相,何必叹凄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