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来千里雪,斜日满函关。秋水何当落,浮云自不还。
积阴高紫气,寒色壮秦山。似欲欺双鬓,苍茫到客颜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笞凤鞭鸾,羊角扶摇,泠然御风。讶天都秋杳,早悬白月;
文殊松老,尽化苍龙。姑射神人,殷勤仙路,笑指周遭云万重。
惊呼里,看涛翻浪涌,朵朵芙蓉。
清都三两青童,也为我联翩下碧空。道蟠桃正熟,觞开九酝;
玉芝方老,铭草新官。彩笔如椽,花笺似锦,待写东南第一峰。
飞动极,忽灯窗推枕,谁打霜钟?
瞿塘险为三峡门,两岸束急洪涛奔。十丈江船万斛力,一篙失势原无根。
前船才过后船出,蜀商来往无虚日。君不见人间行路难,咫尺风波永相失。
藜新尚可蒸,藜老亦堪煮。明年幸强健,拄杖看秋雨。
五百居东五百西,枝枝叶叶压云低。
自从老鹤归来后,不许閒禽杂乱啼。
坏木无再荣,令绪唯须臾。如彼虞渊日,即次非东隅。
百里望岳阡,将为茂草墟。良惟身事闇,岂云天运殊。
柳丝细织晓烟青,恻恻春寒长短亭。
马度山腰蹄尚懒,湿云如梦未全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