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酒熟住山中,早晚羊何诣谢公。莫道白云终日在,及看秋色向丹枫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海天空阔白成堆,坱圠春从地底回。紫禁晴飘龙尾湿,蓝关寒扑马头来。
婆娑起舞多妖冶,顷刻开花巧剪裁。清气无边堕诗境,迥排云气上琼台。
踪迹劳劳愧野鸥,眠沙泛碧蓼花秋。烧灯夜发丰城道,谁信临江五日留。
旧识牛头路,篮舆一散襟。千村花雾合,一径竹烟深。
僧梵空中响,樵歌世外心。白云聊驻足,款款话幽寻。
多情却被秋僝僽。冷落西风,正在重阳后。别泪淋漓淹锦袖。
漫将人憔悴比黄花,比黄花还瘦。
三年不鼓求凰奏。愁压眉山,镜里时时斗。剔尽残灯挨玉漏。
要纱厨重照影儿双,问今生能彀。
啼鸡催晓发,度雁倏秋深。自是羁怀甚,兼多草际吟。
风清山易冷,月落阁还阴。木叶兼江浪,方添隐几心。
忧每伤人人亦忧,花蒙两眼雪蒙头。干戈满地不可触,蓑笠为家何处浮。
秋入鸣蝉催暑去,酒如凝露与清谋。写成庾信江南赋,更续相如老倦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