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陵看花处,二仲得相闻。雨白闽天合,山青越徼分。
书声散秋瀑,翰墨染春云。府檄何年事,犹馀猿鹤群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领取空濛意,丛林五月寒。雨如椎博浪,石可枕邯郸。
渐觉身非肉,傥由山是丹。分明旧相识,故作面生看。
七十年中一一加,弄珠滩上事堪夸。
碧油幢下闻啼鸟,千日招还上汉槎。
与君形影分吴越,玉枕经年对离别。登台北望烟雨深,回身泣向寥天月。
少年妄意假韶鸣,忧患欺人两鬓星。
此去真当盟社友,向来不合诳山灵。
百年如夜何由旦,万古惟天只麽青。
若到桐城逢旧友,为言多醉少曾醒。
蔼蔼北堂花,原是宜男草。眷此白头人,忘忧不知老。
老树悬崖叶半秋,草亭三面枕寒流。钓船归去斜阳尽,惟有青山对白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