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章城上有高楼,楼下长江二水流。君更红颜雄制作,谁同清夜美遨游。
阳春若许千人和,明月何须万里投。不信秪今求自试,词场可但少应刘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暮叹人间苦不谐,清时有味是归来。已因积毁成高卧,更借阳狂护散才。
正欲清言闻客至,偶思小饮报花开。纷纷争夺成何事,白骨生苔但可哀。
琵琶弦畔春风面。曾向尊前见。彩云初散燕空楼。萧寺相逢各认、两眉愁。旧时曲谱曾翻否。好在曹纲手。老来心绪怯么弦。出塞移船莫遣、到愁边。
秋来无骨肥,鹰犬遍原野。草中三穴无处藏,
何况平田无穴者。
帝调玉烛召春还,仙袂同时度九关。
万品饮沾何处得,东风今起道家山。
孟夏幽州道,上陉车轣辘。旌旗却南行,飞电随马足。
行穷清颍水,不辨洗蒸溽。吾生岂匏瓜,一笑为捧腹。
谁为传花信,新亭破睡风。春回芳意早,客到赏心同。
酒盏摇江绿,诗笺照坐红。无由接欢宴,危坐正书空。